海底捞试水“夜宵店”,情绪消费成餐饮增长新引擎

1、海底捞夜宵店掀起打卡狂潮

2、labubu成众多餐饮“借势”法宝

3、“情绪消费”再迎新一轮崛起

海底捞试水“夜宵店”,情绪消费成餐饮增长新引擎插图

无“情绪价值”不营销,餐饮们玩嗨了!

“情绪价值”一词的含金量还在提升。

特别是随着消费需求从功能性消费,向情绪价值跃迁,餐饮行业正掀起一场围绕心理体验的革新。

海底捞试水“夜宵店”,情绪消费成餐饮增长新引擎插图1

◎海底捞夜宵主题店

不久前,海底捞又进行了新尝试,在郑州的新田国贸360广场店打造“夜宵主题区”,晚上九点至凌晨期间,定时开启两场主题互动,安排流行音乐DJ表演、舞蹈表演、花式调酒表演等,不断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。

考虑到不同顾客的用餐需求,店内还贴心设置了夜宵氛围区和正常就餐区,为喜欢安静用餐环境的顾客提供了更为舒适的选择。

海底捞的这种做法,其实是将火锅店变成了集社交、娱乐、情绪释放于一体的“第三空间”。消费者愿为氛围付费,门店则用音乐互动、服务等强化情感链接,将夜宵这一基础诉求升级为生活方式的表达。海底捞一门店人员告诉火锅餐见,夜宵时段年轻消费者增长明显。这也印证了情绪体验对消费决策的影响。

而在最近,热度极高的labubu,掀起了全球的购买狂潮。一些餐饮店也借用潮玩热度,带动门店情感体验化。

海底捞试水“夜宵店”,情绪消费成餐饮增长新引擎插图2

◎玩偶馒头

比如,掌勺人铁锅炖大鹅推出labubu馒头、jellycat铁锅炖,将潮玩IP的萌系属性注入传统面点,让消费者为打卡社交买单;双子大阪烧肉以labubu形象设计烤肉套餐,用IP人格化特质吸引顾客打卡。

在这背后是双重的情绪逻辑,一方面是潮玩IP自带情感投射,Jellycat的柔软治愈、labubu的叛逆萌、限量发售都成为产品的情绪溢价;另一方面,潮玩开始作为一种社交货币,帮助餐饮门店打入年轻圈层的同时,还能快速与目标客群建立身份认同。

当吃饱变成疗愈,餐饮门店的竞争维度已从食材供应链升级为“情绪供应链”,也就说,谁能更精准地解码群体心理,谁就能在情绪红海中掘金。

读懂消费者,当下火锅餐饮的重要功课

1、年轻人在用“场景魔法”对抗班味儿

作为“吃”的一部分,场景正在成为顾客与放松身心建联的氛围手段。

最近,成都的“烫饭九厂”在小红书热度飙升,门口立着一颗白菜成为门店的标识,最让网友们上头的是这家店处处有创意,每天现熬汤,并且场景温馨,很能“去班味儿”。

海底捞试水“夜宵店”,情绪消费成餐饮增长新引擎插图3

◎从产品到场景极具“治愈系”

火锅餐见了解到,这家店主打各类烫饭,诸如鲜肉小锅烫饭、番茄酸汤烫饭、圆子汤烫饭等,他们把普通的烫饭做出了高级感,加上色彩丰富清新明快的门店装修风格,下班后炫上一碗,给人一种放松身心之感。在网上,很多顾客表示,一定会再去。

海底捞试水“夜宵店”,情绪消费成餐饮增长新引擎插图4

◎老板的“艺术创作”

如今,好吃已经是门店生存的基本,而有趣的风格、门头,亦或是老板带来的情绪价值,都是给年轻人带来治愈的方法。

海底捞试水“夜宵店”,情绪消费成餐饮增长新引擎插图5

◎绣球花展

室内造景是很多餐饮店做美陈的惯用方式,而“大河院·仙鱼莊”则借绣球花展打造出都市花园,通过盆栽花艺、光影营造出吃鱼火锅的别样美感,对于顾客来说,到店1分钟就能逃离现实。

总结来说,这类门店大体是用道具、花卉等制造情绪触点,通过空间叙事让顾客自然代入理想化生活体验,也是一种放松的仪式感。

2、看似无用的东西,越能提供“情绪价值”

一直以来,经常有餐饮老板感到疑惑,已经选用最好的食材,还是难以吸引顾客到店。作为老板,深耕食材、微迭代风味、做菜品创新等已经是家家在做的事情,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,反而并不稀缺。

把“实”的部分做好是基础,而看似“虚”的部分才是各家拉开梯度的地方。毕竟,当下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基本温饱,特别是年轻人需要更丰富的精神生活,就开始买一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。

海底捞试水“夜宵店”,情绪消费成餐饮增长新引擎插图6

◎四面泰

拿最近爆火的泡泡玛特来说,它刻意剥离了“有用”的价值,反而是扩大了产品的情绪价值,情绪价值又是一种感受、偏好,难以定价。当这种无价不断积累,就会让顾客很上头,不断增加复购频次。

对于很多餐饮而言,有的已经意识到把看似无用的东西加入到用餐体验当中去,比如抓娃娃、洗头、变脸,甚至是山系餐饮提供的香薰伴手礼,都是在解决体验当中情绪价值的部分。

当一家餐饮店能够提供高“成图率”的产品,让顾客想在朋友圈、社交平台去炫一炫,从流量、裂变角度来说,这家餐饮店的产品,或出品方式就是成功的。